索引号
MB1A08302/2025-13899
分类
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
发布机构
天门市生态环境局
发文日期
2025年03月10日
名称
天门市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查报告反馈问题(序号4、10)整改情况的公示
文号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25年03月10日

天门市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查报告反馈问题(序号4、10)整改情况的公示

发布时间:2025-03-10 15:40 来源:天门市生态环境局

根据《天门市贯彻落实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方案》(天文〔2024〕25号)要求,我市开展了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现将我市拟销号的序号4、10等2项问题整改情况公示如下,公示期为自公示日起10个工作日内。

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在公示期间向天门市生态环境局反馈。

反馈电话:0728-5234152

天门市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序号4、10)情况公示清单

序号

反馈问题

整改目标

整改措施

整改完成情况

4

一些部门仍然片面认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生态环境部门的职责,“三管三必须”落实不力,主动履责意识不强。

全面压实环境保护责任,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促进各部门认真履职尽责。

(一)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党委(组)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天门经济开发区、各乡镇办场、重点生态环境职能部门每月至少学习研究1次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二)重点生态环境职能部门明确分管领导和工作专班,将本部门承担的生态环境保护具体事项分解到相关单位和责任人,做到与业务工作同步安排部署、同步组织实施、同步监督检查。

(三)保持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在乡局级领导班子实绩考核中一定权重,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

(四)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新媒体等媒介,开展多种形式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增强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一)天门市党委、政府切实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2024年度,市主要领导对重点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5次、市政府常务会11次、专题会议36次,现场调研生态环境工作18次,研究部署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相关市领导领衔督办重点生态环境问题,召开专题会议15次,现场调研督办27次。

(二)天门经济开发区以重点企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与潭湖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为关键,定期开展工作督导,推进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各乡镇办场将习近平生态文明纳入学习计划,就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农村环境整治等重点问题组织专题研究;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市城管执法局、市现代农业服务中心等重点生态环境职能部门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要点,明确责任领导及科室,压紧压实工作责任。

(三)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印发《天门市2024年度乡局级领导班子(含省直垂管单位)工作实绩考核办法》(天办发〔2025〕1号),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考核指标体系,重点生态环境保护职能工作、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污染防治攻坚战等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完成情况作为重要考核内容;严格实行生态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在考核办法中明确当年被环境保护“一票否决”的单位直接取消评优资格。

(四)2024年,开展天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1次,在报纸、电视台宣传报道生态环境保护相关信息520余条,发布微博760余条、微信公众号550余篇,在市人民政府网站上发布各类环境信息110余篇,更新动态50余篇。举办全市“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专题研讨班,组织六五环境日、全国低碳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国生态日等重要节点宣传工作,开展生态环境惠民服务进社区、送法入企等活动,累计开展各类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30余次。

10

虽成立了11个生态环境专业委员会,但个别牵头单位主动谋划工作不深不细,环境保护没有形成有效工作合力。

压实专业委员会工作职责,加强部门协作,形成有效工作合力。

(一)根据职责划分,各专业委员会牵头单位制定年度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单位,并向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报备。

(二)各专业委员会定期组织召开针对本行业(领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形势分析会,及时研究解决专业委员会负责范围内的重难点生态环境问题,并向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报送有关情况。

(三)开展常态化工作调度,各专业委员会每年初向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报备年度工作方案及具体任务清单,每年6月底报送上半年工作总结,每年末报送本年度工作总结。

(一)市生态环境保护常态长效工作机制办公室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落实天门市生态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工作制度的通知》,压实生态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工作职责;各专业委员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年度工作方案,细化任务清单,并向市生态环境保护常态长效工作机制办公室报备。

(二)强化部门交流协作,各专业委员会根据工作情况,组织专题研讨会,研究解决重难点生态环境问题,并报送相关会议情况;2024年度,各专业委员会累计召开相关会议30余次。

(三)各专业委员会按照年度工作方案,认真落实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市生态环境保护常态长效工作机制办公室开展常态化工作调度,持续跟进工作动态,收集整理2024年半年及年度工作总结。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