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解读】天门召开“决胜收官‘十四五’ 跨越赶超‘十五五’”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
10月30日,天门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决胜收官‘十四五’跨越赶超‘十五五’”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介绍天门“十四五”期间城乡融合发展情况和成效,并答记者问。
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天门城乡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情况及成效。
“十四五”以来,天门推动供气、供水保障和污水处理实现从“城乡有别”到“全域均等”的发展。
推动西气东输三线——天门连接线工程建设,推动天然气管网向乡村纵深覆盖,2021年以来建设燃气管网1293公里,实现“村村通”,累计开通乡村用户15万户。组织开展城镇燃气“问题管网”排查整治,完成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燃气部分建设,推进燃气“三件套”安装,加快液化气站整治。
在城区全面开展排水管网排查整治,推进污水处理设施提标升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4.5万吨/天。实施“五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加快推进天门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和水资源保护。在乡镇进一步完善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增强污水处理能力,强化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运维监管。
全面推进水源工程、供水能力和管理体制三大建设,供水能力预计到2025年底达到44.5万吨,打造了以汉江水为主水源、吴岭水库为备用水源的供水体系,完成22个乡镇水厂的个人股份回购,城乡水厂由天城水务有限公司统一运营管理。
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天门交通运输方面的工作情况及成效。
“十四五”以来,天门加快推进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铁水公空”交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交通运输综合能力、服务品质、运行效率大幅提升。截至2025年6月,全市已累计完成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179.6亿元。沿江高铁天门段建成,汉江航道兴隆至蔡甸段2000吨级航道整治正式开工,多祥港、岳口港建设加速推进。武天高速全段即将建成通车,深度融入武汉“1小时通勤圈”。G348窑台至丝网湾段等多个普通国省道项目加快推进,“八纵八横两环”外联内通路网体系持续完善。
全市乡镇实现了双通道达100%,行政村通水泥路达100%,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达水泥路。截至2024年底,全市综合交通里程达5871.923公里。完成全部乡镇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快递进村基本实现“应进尽进”。寄递业务发展突飞猛进,2024年天门快递业务量位居全省市州第4,县市区第1。
行业治理水平稳步提升,交通安全稳定形势总体向好,“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65项交通运输领域政务服务事项减材料“免提交”完成率100%、准确率100%。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天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的进展成效。
天门形成了优质稻米、绿色蔬菜、健康畜禽、特色水产四大特色产业链条。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60.06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1.31%,获得全国“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华中地区蔬菜集散基地”等称号。
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57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22家。“壹品天门”入围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名单,国家级、省级“一村一品”达到6个。天门现代农业产业园吸引6家龙头企业入驻,带动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8%,打造8.2万亩智慧蔬菜基地直供武汉、粤港澳大湾区。
黄潭、皂市、佛子山等乡镇培育多个田园综合体和农文旅融合体。共编制村庄规划95个、近380个行政村完成建设指引性规划编制。全市483个行政村实施了美丽乡村项目建设。全市各乡镇通村通组道路硬化率、用水用电入户供给率、5G网络覆盖率等基本达到100%。
发布会上,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相关负责人还就“十四五”期间,天门高标准农田、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效,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管养、路产融合发展和筑牢农村燃气安全防线的举措回答了记者提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