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解读】天门召开“决胜收官‘十四五’ 跨越赶超‘十五五’”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
10月21日,天门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决胜收官‘十四五’跨越赶超‘十五五’”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介绍天门“十四五”期间,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工作情况和成效,并答记者问。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天门公共教育服务方面工作情况及成效。
“十四五”期间,天门聚焦基础保障,始终将教育资源扩容作为基础工程,累计教育投入超30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20所,新建和回收小区配套幼儿园19所,累计新增优质公办学位3.7万余个;
深化改革创新,大力推进“教联体”建设,形成“2个省级示范性教联体为龙头、64个市级教联体为骨干”的发展格局;
突出固本强基,持续加大教师引进力度,深入实施“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培育工程,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围绕人民满意,实现学生入学“掌上办”,扎实开展“校园餐”专项整治行动,建立“一生一档”学生心理档案制度,常态化开展“万名教师进万家访万生”活动,不断优化教育公共服务体验。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天门民政领域工作情况及成效。
“十四五”期间,天门基本民生保障体系持续完善。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社会救助标准稳步提升,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儿童关爱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加强残疾人福利保障;
养老服务和老龄工作全面推进。完成9所农村福利院提档升级和适老化改造,建设乡镇养老服务综合体9个,提档升级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40个,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400户,建成幸福食堂42家,形成市社会福利院、7所区域供养中心、农村福利院和社会办养老机构协同发展的“1+7+N”养老服务格局;
基本社会服务持续优化。稳步推进殡葬改革,免除四项基本殡葬费用,实现中心村公益性公墓全覆盖,全市遗体接运服务正式实行殡仪馆统一管理的公有公营模式。规范婚姻登记服务,持续推进婚俗改革,创建全省首个结婚登记室外颁证,开展婚姻家庭辅导全覆盖、全链服务,在全市建立健全公益红娘组织;
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不断增强。引导377家社会组织规范发展,成立社区社会组织4078个,“医路同行”慈善医疗服务项目救助1819名贫困大病患者。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天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工作情况及成效。
“十四五”期间,天门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建成10个“零工驿站”,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5.2万人次,完成“乐业天门”平台建设,公共就业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落实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工伤职工定期待遇调整,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持续优化,全市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9867人,新增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省级以上人才项目入选者7人;
劳动权益保障更加完善,推进“人社+工会+法院+N”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改革,建设“一站式”劳动保障维权窗口;
人社公共服务更加便民,通过湖北政务服务网等平台,线上政务网人社服务329个事项,实现即办件276项,承诺件53项,政务服务好评率达到99.99%。
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天门卫生健康方面工作情况及成效。
一是天门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市级医疗机构核心能力持续强化,乡镇卫生院基层基础不断夯实,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现全覆盖,市乡村三级网络全面覆盖;
二是医疗资源优化与成本管控有力,对不合理检查、不合理用药及违规收费等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实行“一站式、一票制”结算,群众就医经济性得到保障;
三是数智化建设与服务提升同步推进,区域医疗信息网络建设成效突出,构建“1+2+N”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深化实施,数智医院建设与服务流程持续优化,医疗服务便捷度显著提高;
四是中医传承创新发展成效突出,中医专科与人才建设成效显著,中医服务阵地实现多级覆盖,构建起市、乡、村三级中医服务网络;
五是人才培养扎实有效,目前全市35家公立医疗卫生单位,在编职工3140人,其中博士学历1人、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历239人,医疗服务根基不断筑牢。
发布会上,市卫健委、市人社局、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还就“十四五”期间基层急诊急救能力建设、促进就业举措及学前教育免费政策落地举措等回答了记者提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